服務熱線
論文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在馬大猷經典微穿孔板理論的基礎上,分析了MPA的基本聲學單元,對比基于聲電類比法下的單,雙層微穿孔板吸聲結構,著重總結了傳遞矩陣法在單,雙層微穿孔板的吸聲結構模型上的應用.利用MATLAB進行了MPA吸聲性能的模擬計算,展示了穿孔直徑d,板厚t,穿孔率p,和背后空腔厚度D等結構參數對吸聲性能的影響.第二,運用傳遞矩陣法進行了MPA吸聲性能的正交試驗,探討各結構參數因素之間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試驗分析表明,結構參數間存在著顯著的交互作用,進行MPA結構優化時不宜采用單一因素輪替的方法.為此論文采用了遺傳算法進行了結構優化,以有效吸聲面積和有效吸聲面積比值為優化目標,開展了單層,雙層微穿孔板吸聲體的結構參數優化.第三,選用金屬鋁板作為MPA基材,應用激光打孔技術制備試驗樣品.按照GB/T18696.2規定方法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表明試驗樣品吸聲樣塊的吸聲性能與理論模型分析的結果相吻合.從理論仿真分析和實驗測量的結果可看出,雙層的微穿孔板較于單層微穿孔板具有更穩定的聲學性能,實驗測量值與傳遞矩陣方法下仿真值更為接近,優化的MPA結構在1000~5000Hz有0.6以上的吸聲能力.
展開